液化小毛孩

· 2018-04-11

日本为何煞费苦心索要马王堆女尸辛追的一根头发?

4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第六期关于马王堆汉墓的话题又一次展示在我们的眼前。马王堆汉墓里最热门的当属当年震惊世界的“湿尸”。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年的发现过程。

1971年,马王堆附近的解放军366医院要进行战备工事建造,其中一项就是要挖防空洞,结果工人们在施工过程,频繁的出现传说中的“鬼火”,经过湖南省博物馆层层上报,被批准发掘考古,经费为6000元人民币。按照当年的物价换算,差不多现在十几万的样子。

由于经费紧张,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严重不足,于是就地改造了三十多名“盗墓贼”,让他们参与其中。

可是,人员还是严重不足,刚开始是湖南医学院和湖南中医院的全体大学生,半专业人员,后来长沙好多中学的中学生也参与进来,进行辛苦的封土清理工作。同年4月,马王堆汉墓(一号)发掘结束,棺椁运到湖南省博物馆。

打开第一层棺椁,结果里面还有一层,打开第二层,还有第三层,前后总共有四层。最里面一层棺盖上覆盖着一块“T”型帛画,就是为了完整的取下这幅帛画,前后大概花了一周时间。

4月29日,一具保存完好的两千多年的女尸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不仅有骨还有皮有肉,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结蒂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

虽然我们现在看好像觉得还是有点让人食不下咽,要知道当初剥离覆盖尸体上的帛画花了一周时间。进入空气后,女尸很快变成了烧烤的木炭,又黑又难看。经过对尸体注射福尔马林,皮肤组织才开始舒展开。

5月22日,女尸在省博物馆陈列室公开展出。没几天,人群已经围堵的水泄不通,现场秩序混乱不堪,女尸岌岌可危。

6月17日,周总理批示:将尸身转移到冰窖,消毒、防腐,加以化工处理。待处理后,仍留湖南省博物馆。次日,国家文物局长王冶秋带着周总理的批示飞赴长沙,制止女尸展出。

7月30日,新华社消息报道马王堆辛追墓的出土情况,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进行了报道,而在众多报道这一考古发现的国家中,最为敏感的是日本。

70年代,中日关系趋于缓和,冰释前嫌。当时的日本首相是田中角荣,田中提出想要一份国物。两国交往礼尚往来,这很正常,但当田中首相提出希望能得到几根完整的马王堆女尸头发时,中方感觉很惊讶。日方没有说明原因,当时负责这个事情的中方官员层层上报,周总理没有答应,给于拒绝。日本方面并没有死心,田中角荣担任首相期间,多次讨要辛追的头发,刚开始是要几根,后来说哪怕一根或者一寸头发也行。

日本人为何如此锲而不舍的想要头发呢? 2002年7月中国连云港再次出土一具汉代湿尸,南京医学院对该尸的DNA进行了提取,这也是中国首次进行古尸的DNA提取。放眼望全球,当年除了马王堆,哪里还能找到保存了几千年的头发?日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2000年左右,时间和马王堆女尸辛追的时间恰好吻合,日本是想通过DNA检测,来确定一下日本的人种起源问题,之所以一直不告诉索要头发的目的,或许是因为日本人不想让中国古人类遗传基因的研究处于领先的地步。

说实话,70年代初,中国DNA研究是一片空白,更不可能知道头发中所含的DAN信息对研究人类几千年的基因变化有多么重要,即便如此,咱们的周总理还是很有先见之明,霸气的回应,不说明原因,一厘米也不给。

សេចក្តីថ្លែងការណ៍លើកលែង

អត្ថបទនេះបានមកពីអ្នកប្រើប្រាស់របស់ TNAOT APP មិនតំណាងឱ្យទស្សនៈ និង​គោលជំហរណាមួយរបស់យើងខ្ញុំឡើយ។ ប្រសិនបើមានបញ្ហាបំពានកម្មសិទ្ធិ សូមទាក់ទងមកកាន់យើងខ្ញុំដើម្បីបញ្ជាក់ការលុប។

យោបល់ទាំងអ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