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得源电缆桥架
· 2018-03-29
“蒙汗药”到底是什么神奇的药物,现在医学能配制出来吗
10
在我国小说《水浒》中描写得神秘的蒙汗药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呢?其实,蒙汗药的存在未必不可信,古代人对这个问题早有研究,为解开蒙汗药的奥秘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总之对蒙汗药的药理结构组成大概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周草窗《癸辛杂志》说:“回回国有药名押不庐者,土人采之,每以少许磨酒饮人,则通身麻痹而死,至三日少以别药投之即活”。押不庐,李时珍《本草纲目》曾予著录,并指出这是一种草,麻痹效果虽“加以刀斧亦不知”。押不庐仅生于西土,其他地区很难觅得,蒙汗药的主药是否就是押不庐很难说。
二、草乌末就是草乌研磨的末。草乌是中医常用的药物。《齐东野语》记载:“草乌末同一草食之即死,三日后活。”经化学分析,草乌含有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等,而乌头碱对人体的各种神经末梢及神经中枢具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明定王朱范的《普济方》中载有用于麻醉的“草乌散”就是以草乌末为主料。以草乌末作蒙汗药的主料也不是不可能的。
三、曼陀罗是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开花,花冠漏头号状。曼陀罗花又叫风茄花、洋金花、山茄子宋人去非《岭外代答》谓:广西陀罗花,刻苦生原野,大叶局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曼陀罗的叶、花、果、茎均可供药用,各部分都含有东莨菪碱、莨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
除以上三种说法外,还有“醉鱼草”说。醉鱼草,又叫闹鱼草,马钱科落叶灌木。
花和叶含有醉鱼草甙和醉鱼草黄酮甙。其麻痹性能,对鱼类尤甚。
《本草纲目卷十七》说:“渔人采花及叶以毒鱼,尽圉圉而死。”醉鱼草对人类的麻痹性也很大,人食其花,不久便出现舌咽干燥、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症状。主张“醉鱼草”说不乏其人,但据古籍所记蒙汗药“醉人而不伤人”的记载看来,“醉鱼草”说似乎较难成立。
蒙汗药的解药更使人扑朔迷离,从《水浒》记载来看,蒙汗药不仅有解药,而且药性甚灵。
吃了解药,不消半个时辰,受害者便如同从梦中醒来一般。但解药是以什么药草制成的呢?史籍并无明确记载。沈括《梦溪笔谈》说坐拿草心具有催醒作用,但这一说在宋苏颂《图经本草》、明定王《普济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医书中均无记载,仅见于《梦溪笔谈》,难以为凭。
当代中医认为毒扁豆碱可以消解蒙汗药的药性,但是古代蒙汗药的解药是否是毒扁豆,不得而知。有人说,甘草绿豆汤作解药甚灵。因为甘草是常见的中药解毒药。唐孙思邈《千金方》说:“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有同神妙。有中乌头、巴豆毒,甘草人腹即定……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余每试之,不及甘草。又能加之甘豆汤,其验尤奇。”《本草纲目》说甘草对天仙子有解毒作用,而天仙子的主要成份是莨菪碱、东莨菪碱等生物碱。
绿豆性寒,能散热解毒,与甘草相配,效果更佳。甘草、绿豆都是易得之物,配制又极为简单,以它们作为蒙汗药的解药是极为可能的。
蒙汗药是以什么药物组成的?它的解药是什么?前人虽然作了大量工作,但没有得出十分可信的答案。其中的奥秘,尚有待于人们继续探研。
សេចក្តីថ្លែងការណ៍លើកលែង
អត្ថបទនេះបានមកពីអ្នកប្រើប្រាស់របស់ TNAOT APP មិនតំណាងឱ្យទស្សនៈ និងគោលជំហរណាមួយរបស់យើងខ្ញុំឡើយ។ ប្រសិនបើមានបញ្ហាបំពានកម្មសិទ្ធិ សូមទាក់ទងមកកាន់យើងខ្ញុំដើម្បីបញ្ជាក់ការលុប។
យោបល់ទាំងអស់ (0)
គ្មានយោបល់